邪门了!河南腔唠出境游:这仨地儿对咱不待见,咋还有人挤着去?
家人们!2024 年那出境游数据一出来,我拿着咱村口老张头唠的时候,俩人都直挠头 —— 这事儿咋看咋邪门!有仨地方,对咱中国游客那态度,跟三伏天喝了冰镇凉水似的,凉飕飕的,要么门上贴个条儿不让进,要么办事儿的时候专挑咱 “特殊照顾”,可咱中国人去那的热情,比咱河南老家六月天的太阳还毒,有的地儿游客量一年涨了 140% 还多!这操作,比赶集时看见排队买胡辣汤,明明能换家店,偏要凑那热闹还让人纳闷!
咱先拉个数据瞅瞅,那叫一个 “扎心”:去年去日本的旅游订单,唰地一下就翻倍了,咱中国游客在那儿花的钱,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—— 足足 1.7 万亿日元!啥概念?相当于咱河南好几个县城一年的 GDP,妥妥的 “金主爸爸” 级别;再看韩国,更邪乎,去的游客量暴涨 470%,人家免税店里,一半以上的消费都是咱中国人掏的腰包,那柜台上的化妆品、护肤品,不少都是咱同胞一箱箱往回带;就连越南,前 9 个月就接待了 270 万中国游客,直接把咱当成第二大客源国,街上的小贩都学了几句中文讨价还价。
可你猜咋着?这仨靠着咱 “赚得盆满钵满” 的地儿,对咱的那点嫌弃,却藏都藏不住,干出来的事儿能让咱心里堵得慌,跟吃饺子咬着生姜似的,又辣又气!就跟咱老家村里似的,你天天去他家小卖部买东西,照顾他生意,他倒好,还嫌你挑三拣四、耽误他看电视,这不叫白眼狼,叫啥?
有人可能会说:“咱出去旅游是为了放松,犯不着跟他们置气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了。” 可这话不对啊!咱揣着钱出去,是想看看风景、吃点好吃的,图个开心自在,不是去看别人脸色、受气的!接下来咱就掰开揉碎了唠,这仨地儿到底干了啥让人膈应的事儿,又为啥咱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往那儿跑 —— 咱得把这事儿说透,别稀里糊涂花了钱,还落个 “热脸贴冷屁股” 的下场!
一、日本:花了钱还遭嫌弃,咋还有人愿去?
先说说日本,咱不少同胞去那儿,是冲着重瓣樱花、露天温泉,还有那些精致的小零食、小家电去的,觉得那儿干净、服务也好。可去年有个中国博主的遭遇,让人听了就来气。
这博主去日本旅游,逛了大半天,想吃口家乡菜,就找了家中餐馆,结果刚到店门口,脚都迈不动了 —— 玻璃门上贴着一张醒目的中文告示,上面写着 “中国人禁止入内”!你说气人不气人?咱规规矩矩旅游,没偷没抢,凭啥不让进?
博主当时又气又懵,他寻思着是不是有啥误会,就试着进店跟店主沟通,好言好语说希望能把这歧视人的告示撤了,可那店主态度硬得跟咱河南老家的老槐树似的,说啥都不同意,还翻着白眼说 “就不想做中国人的生意”。
没办法,博主只能报警,本以为来了能评评理,主持公道,结果跟店主叽里呱啦聊了半天,转过头来跟博主说 “你多理解一下,人家开店也不容易”,就这?店主到最后也没松口撤告示,博主只能憋屈地走了。
这事儿传到网上,网友们都炸了锅,有人说 “这哪是旅游,分明是去受气,以后再也不去了”,可你猜怎么着?今年春节去日本的游客,还是排起了长队,东京迪士尼、大阪环球影城,到处都是咱中国游客的身影,有的人为了看樱花,提前俩月就订好了机票酒店。
更让人无语的是,今年年初日本大米价格涨了 90%,本来是当地夏天极端高温,水稻减产导致的,跟咱半毛钱关系没有,可有些日本媒体倒好,直接把锅甩到咱中国游客头上,说 “是中国人来旅游的时候炒作哄抬物价”,这话编得连他们自己人都不信!
后来《周刊文春》这些媒体实在看不过去,曝出了真实原因,才让这场无厘头的指责没了下文。可即便这样,还是有不少人说 “日本旅游体验好,偶尔遇到糟心事不算啥”,宁愿忽略这些不痛快,也要挤着去。
我跟咱小区李阿姨唠起这事儿,李阿姨说:“我闺女去年去日本,买了个电饭煲,说煮出来的米饭香,还带了不少护肤品给我,她说那边服务确实好,店员都鞠躬问好,就是偶尔遇到点不开心的,忍忍就过去了。” 你看,这就是不少人愿意去的原因 —— 觉得好的地方能盖过那些糟心事。
二、韩国:区别对待还收费,年轻人咋还爱去?
再说说韩国,疫情期间的操作,至今还有不少人记着呢。那时候咱中国乘客一落地韩国,工作人员就递过来一个黄色牌子,非得让挂在脖子上,跟咱老家给家禽做标记似的,生怕别人不知道是中国来的。
不光如此,还得缴纳 8 万韩元(约合 435 元人民币)的核酸费用,之后再隔离七天,吃喝拉撒都得在小房间里,憋屈得慌。可你再看其他国家的游客,根本没这些 “特殊待遇”,不用挂牌子,核酸费用也便宜,隔离时间还短,这明晃晃的区别对待,换谁心里都堵得慌!
去年还有件事引发了热议,中国艺人张玉安指出韩国某女团的 MV 里,疑似用了中国文化元素,结果在韩国遭到了大规模抵制,原定的工作全被取消,连带着不少去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,也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。
有个郑州的小伙子,通过携程预订了韩国首尔的一家酒店,到店后发现,平台上承诺的免费 Wi-Fi 根本用不了,他就在大堂多待了一会儿,想跟前台沟通解决,结果前台不仅不搭理,还直接叫了来驱赶,嘴里还嘟囔着听不懂的韩语,非要让他说韩语沟通,可小伙子哪会啊,最后只能拎着行李尴尬地走了。
可即便这样,韩国还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。我邻居家的小姑娘,今年刚上大学,上个月刚去韩国追了偶像的演唱会,回来跟我炫耀:“我见到我家欧巴了!他还跟我挥手呢!韩国的化妆品也便宜,我买了好几瓶粉底液,比国内专柜便宜一半多!”
你看,不少年轻人去韩国,要么是为了追偶像、看演唱会,要么是觉得免税店的化妆品、护肤品划算,能省不少钱。他们觉得 “只要能见到偶像、买到便宜东西,其他的都不重要”,这也是为啥韩国对咱不友好,还是有人愿意去的原因。
我跟这小姑娘说:“下次去注意点,别受了委屈。” 小姑娘说:“知道啦叔,我就去玩几天,专注于看演唱会买东西,别的不搭理。” 哎,这就是年轻人的想法,活得潇洒,只看自己在意的。
三、越南:专坑中国人收钱,咋还有人去 “捡便宜”?
最让人不齿的还要数越南,表面上天天喊着 “欢迎中国游客”,开通了不少中越城市的直飞航线,南宁飞河内、广州飞胡志明市,机票便宜的时候才几百块,可背地里却专坑咱中国人,把咱当成 “摇钱树”。
去年有个叫邹煜的游客,去越南旅游,过海关的时候被工作人员拦下了,工作人员搓着手,暗示他缴纳 10 元 “手续费”,说 “交了钱就能快速通关”。邹煜一开始不愿意,觉得这钱交得不明不白,结果对方态度立马强硬起来,说 “不交钱就别想过去,后面还有好多人等着呢”,甚至还撸起袖子,摆出要动手的架势。
邹煜一个人在外地,也不敢硬碰硬,只能妥协交了钱,可后来他发现,其他国家的游客根本不用交这笔钱,海关工作人员对他们客客气气的,直接就放行了。这明显是把中国人当成了 “软柿子” 捏,专挑咱欺负!
还有个洛阳的大叔,去越南芽庄旅游,在海边买椰子,摊主开口就要 50 元一个,大叔觉得贵,想砍砍价,结果摊主说 “中国人有钱,还在乎这点钱”,气得大叔扭头就走。后来大叔看见当地人买椰子,才花 10 元一个,这差价也太大了!
可即便这样,2024 年前 9 个月,去越南的中国游客还是同比涨了 141.4%,不少人觉得 “越南旅游成本低,花小钱就能玩得开心”。我同事老王去年去越南,花了 3000 块钱玩了一周,回来跟我说:“那边海鲜便宜,龙虾才几十块钱一斤,还能坐船出海,性价比高,就是偶尔被坑点小钱,不算啥。”
你看,不少人去越南,就是看中了当地低廉的旅游成本,觉得 “花小钱就能吃海鲜、看海景,挺值的”,所以即便遇到被坑的情况,也觉得是 “小插曲”,不影响整体行程。
四、为啥明知受气还去?原因其实很现实
唠到这儿,肯定有人问:“这仨地儿对咱这么不友好,咋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去呢?” 其实背后的原因,说起来也挺现实的,咱一个一个说。
首先是 “兴趣点不一样”。去日本的人里,不少是喜欢那儿的文化和风景,比如春天看樱花、秋天看红叶,还有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,京都的清水寺、奈良的小鹿,都吸引着不少人。还有人喜欢日本的商品,觉得质量好,电饭煲、马桶盖、护肤品,都是热门代购商品,他们觉得 “虽然有糟心事,但能买到喜欢的东西、看到想看的风景,值了”。
然后是 “年轻人的追星和购物需求”。去韩国的大多是年轻人,他们追韩国偶像,为了看一场演唱会,能不远万里飞过去;韩国免税店的化妆品、护肤品,品牌多、价格便宜,不少女生都把去韩国购物当成 “目标”,觉得 “能见到偶像、买到便宜东西,其他的都无所谓”。
最后是 “性价比吸引”。去越南的人,大多是看中了当地低廉的旅游成本,几千块钱就能玩一周,吃海鲜、看海景、逛古城,比去欧美国家便宜多了。他们觉得 “虽然偶尔被坑点小钱,但整体花得少,玩得也开心,没必要太计较”。
我跟咱老家的表哥唠起这事儿,表哥说:“我去年想去海边玩,本来想去三亚,一看酒店价格,旺季一晚要一千多,后来听说越南芽庄便宜,就去了那儿,花了三亚一半的钱,玩得也挺好,就是过海关的时候被收了 10 块钱,算了,就当买个教训。” 你看,这就是很多人的想法 —— 性价比优先,小的糟心事能忍就忍。
五、其实有很多友好的地儿,咱别扎堆受气!
可话说回来,旅游本来是为了放松心情,要是到了一个地方,要么被贴 “禁止入内” 的标签,要么被变相收费,要么被区别对待,这样的旅行真的值得吗?其实世界上对咱中国游客友好的国家,多了去了,没必要非得扎堆去那些不待见咱的地儿!
就说泰国,那对咱中国人多热情啊!街头随处可见中文标识,买东西的时候,摊主都会说几句中文,“你好”“谢谢”“便宜点”,特别亲切。咱小区王大爷去年去泰国,在清迈骑大象、逛古城,摊主还主动送他小礼品,王大爷说:“在泰国玩得真舒心,没人区别对待,还能吃到地道的泰式炒河粉,比去日本受气强多了!”
还有马来西亚,那儿有超多华人,沟通一点障碍都没有,你说河南话,说不定都有人能跟你唠两句。马来西亚的美食也地道,肉骨茶、沙爹串、椰浆饭,好吃还不贵。我同事小李去年去马来西亚,跟当地华人一起过春节,放烟花、吃年夜饭,跟在自己家似的,特别热闹。
再说说欧洲的丹麦、法国,那更是把咱中国游客当成贵宾。丹麦的乐高乐园,专门设置了中文导览;法国的卢浮宫,有中文讲解器,还能扫码看中文介绍。咱中国游客在那儿,能感受到被尊重,玩得也开心。
我跟咱小区的张阿姨说:“下次旅游别去日本了,去泰国多好,又便宜又友好。” 张阿姨说:“是啊,我听我老姐妹说泰国挺好,下次就让我儿子带我去泰国看大象。” 你看,只要知道有更友好的地方,不少人还是愿意换个选择的。
咱中国人手里的钱,不是大风刮来的,与其花在让自己受气的地方,不如花在能让自己真正开心、被尊重的地方。旅游本来就是为了享受,不是为了委屈自己,你说对不?
六、唠唠心里话:咱出去玩,得选对地方!
现在中国越来越强,免签的国家也越来越多,咱出去旅游的选择也越来越广。以前想去个国家,还得费劲办签证,现在不少国家对咱免签,说走就能走,多方便!
希望大家下次规划旅行的时候,能多考虑考虑 “友好度”,别再让自己的热情,错付给那些不尊重我们的地方。毕竟好的旅行,不该是 “花钱买气受”,而是能真正感受到快乐和尊重,能让你回来的时候,满脑子都是美好的回忆,而不是一肚子委屈。
我跟咱老家的乡亲们唠起这事儿,他们都说:“是啊,出去旅游就是图个开心,要是受气,还不如在家门口逛逛,咱河南的少林寺、龙门石窟、清明上河园,不也挺好吗?” 你还别说,咱河南的旅游景点也不少,要是不想出国,在省内逛逛也挺舒心。
最后我想说:咱中国人出去旅游,不仅代表自己,也代表着咱国家的形象,咱要文明旅游,不随地吐痰、不乱扔垃圾,同时也该得到应有的尊重。那些不尊重咱的地方,咱也没必要凑上去,毕竟好地方多的是,咱犯不着在一棵树上吊死!
要是你有过出国旅游的经历,或者有好的旅游目的地推荐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咱一起唠唠,看看哪个地方又友好又好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