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宝旅游网
莆田“双节”文旅热力全开 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人数同比增长55%
责编:桃宝旅游网2025-10-12
导读金秋“双节”,莆阳大地好戏连台。“莆超”赛事开创的“票根经济”热度不减;大型木雕《京杭大运河》江南卷迎来首展;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开街;161艘龙舟巡游创造世界记录,“天下第一锅”、“天下第一蒸笼”火爆出圈,亚太音乐节在湄洲妈祖城开唱……“流量经济”叠加“破圈效应”,莆田文旅经济活力迸发。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,国庆中秋“双节”期间,全市监测的4A级及以上景区(点)累计接待人数35.75万人次,比上年同期增长55.0%,实现门票收入916.66万元,增长56.5%。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市场的火爆,离不

金秋“双节”,莆阳大地好戏连台。“莆超”赛事开创的“票根经济”热度不减;大型木雕《京杭大运河》江南卷迎来首展;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开街;161艘龙舟巡游创造世界记录,“天下第一锅”、“天下第一蒸笼”火爆出圈,亚太音乐节在湄洲妈祖城开唱……“流量经济”叠加“破圈效应”,莆田文旅经济活力迸发。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,国庆中秋“双节”期间,全市监测的4A级及以上景区(点)

累计接待人数35.75万人次,比上年同期增长55.0%,实现门票收入916.66万元,增长56.5%

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市场的火爆,离不开流量经济赋能。“莆超”决赛后,冠军球队秀屿南日鲍队成为本地“流量王者”,带动假日期间南日岛餐馆消费热潮!“天下第一锅”开煮后,叠加“天下第一蒸笼”的高人气,在社交媒体平台刷屏,带动白塘湖天天人潮涌动。流量不仅引客来,更推动莆田文旅“破圈”升级。“双节”假期,全球首个以妈祖文化为主题的国际音乐盛典——福建·亚太音乐节在湄洲妈祖城闪亮登场,形成了妈祖文化传播的破圈效应,吸引超8万乐迷奔赴现场。

市民 黄阳

作为莆田当地人,这个“双节”期间家乡的变化与活力,让我既惊喜又自豪,这些活动既唤醒了文化记忆,也激活了城市烟火气。让年轻一代更直观地感受本土文化魅力,也让外地游客读懂了莆田的文化底蕴。

在莆田,“以文赋旅”的含金量持续攀升。湄洲岛两大文旅IP《印象妈祖》《缘起湄洲》双节期间共演出43场,累计接待游客2.36万人,同比增长136%;荔城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推出“宋潮游园会”项目,结合全省首个非遗一条街,将街区变成一个大型沉浸式宋潮游乐园,国风夜宴、非遗巡游、市井欢歌轮番上演,7天内3次登上央视!涵江区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在节前焕新开街,百年骑楼打卡、传统非遗展演,福船探秘等沉浸式体验,聚集了大量人气。

此外,市美术馆,由“大国工匠”郑春辉领衔创作的大型木雕《京杭大运河》江南卷震撼展出,生动再现运河繁华盛景;仙游青瓷五百罗汉展,展现非遗技艺魅力。

161艘龙舟巡游木兰溪的盛景震撼上演,5000名桨手劈波斩浪,同步配套56个民族服饰秀、“杨门女将”凯旋舞、十音八乐等民俗表演,成功挑战“最大规模”“最长距离”龙舟巡游世界纪录。百名莆田女儿挑着装有兴化米粉、芋头、猪蹄的担盘集体回娘家“送秋”,以千年民俗诠释团圆与孝心。城厢区东海镇的“万人圈灯”巡游同样热闹,13支游灯队伍组成绵延数公里的“灯龙”,巡游14公里历时6小时,搭配无人机秀与烟花秀,上演万人欢聚的盛景。

市民 蔡隆延

莆田文旅在咱们“双节”这个特别的时候打造多样化的城市名片,不管是莆田传统的赛龙舟,还是这次迎合潮流群体的亚太音乐节,都让我们具有鲜明莆田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及地方风俗,在全国文旅面前爆火了一把,我们亲身体验到本土文化也深受莆田习俗的感化。

国庆节当天,莆仙戏《踏伞行》选段亮相“举世无双2025稀有剧种盛典”,在央视戏曲频道、央视频、央视网等多个平台播出。假日期间,央视《新闻直播间》节目现场直播莆仙戏花船表演、莆田“送秋”特色民俗、燕皮制作等非遗代表性项目,向全国观众展示莆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,实现线上线下同步“圈粉”。

据统计,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接待入岛人数15.26万人次,同比增长82.75%,实现门票收入591.72万元,增长70.5%;九鲤湖接待人数6.47万人次,实现门票收入211.08万元;工艺美术城接待人数5.

99万人次,增长25.6%;绶溪公园接待人数5.54万人次,增长78.2%。

莆田学院商学院副院长 郑斌斌

我认为,今年国庆中秋莆田市举办的一系列文旅活动,对于推动莆田高质量发展,起到了度、深层次的促进作用。通过“天下第一锅”、龙舟美食周、“莆超”赛事、莆田优品展、亚太音乐节等创新载体,让“妈祖故里 灵秀莆田”的城市IP变得立体可感。这不仅将文旅热度直接转化为消费动力,而且极大地提升了莆田市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为莆田市招商引资、人才汇聚创造了很好的营商环境。

显示全文